让“老有善养”从愿景变为现实

   据媒体报道,我市始兴县用5年投入1.1亿元的实践,从县城地标到村口饭堂,从智慧设备到互助网络,用三级服务体系破解了山区养老的“距离难题”。这场从“老有所养”到“老有善养”的跨越,为县域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探索了鲜活经验。”始兴县用三级服务体系(县级统筹、镇级枢纽、村社落地)破解山区养老的“距离难题”值得复制和推广,为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养老服务,既是关乎亿万家庭的“幸福工程”,也是蕴藏无限可能的“朝阳赛道”。始兴县“三级服务体系”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协同发力,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便能奏响和谐共鸣,既为银发群体托起稳稳的幸福,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三级服务体系”是筑牢养老底线的“压舱石”。面对城乡老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县、镇、村社必须主动扛起责任大旗。从规划设计到制度供给,从规范管理到服务指导,每一项举措都关乎民生温度。全市各县(市、区)要以始兴为样板,加快构建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将兜底性、普惠性养老服务精准送达每个角落。唯有夯实基础、守牢底线,才能确保每位老人都能体面生活,为市场活力释放奠定坚实根基。  

   创新“公建民营”模式是激活养老市场的“动力源”。养老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注定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始兴县通过引入专业养老企业运营,中心实现“兜底保障+社会服务”双轨并行的创新举措,既填补了非政策性兜底老人机构养老的空白,又守住了特殊群体的生活底线。当更多优质市场主体在规范准入下竞逐赛场,当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成为行业共识,养老服务的供给侧改革便能真正破局,让每位老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养老方案。  

   村社融合发展更能催生消费“新蓝海”。当养老服务与慈善组织跨界联姻,当“家门口的长者饭堂”带来沉浸式消费场景,银发经济的潜力便被彻底激活。始兴通过联动慈善组织发起“家门口的长者饭堂”线上募捐,运动捐步、线上马拉松等“指尖公益”撬动捐款超50万元。这种“双向奔赴”的良性循环,既让民生保障更有质感,也让经济增长更有韧性。  

   左手兜底民生,右手激活产业。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从来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全社会的“合唱”。全市各县(市、区)只要全力筑牢三级服务体系,才能让养老服务既有民生温度,又有产业活力,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到“老有善养”的跨越,让每一缕夕阳都绽放最美光彩。


 

   来源:韶关日报

   作者:叶边鱼

   编辑:侯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