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韶关市政法惠民十件实事新闻发布会召开,通报2024年政法惠民十件实事取得的进展成效,公布2025年政法惠民十件实事项目和工作安排。市中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据了解,2024年,全市政法委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集民生,扎实推进“局长信箱”、公益诉讼、法律援助等政法惠民十件实事,取得了良好成效。
——用好平台、搭建桥梁,充分发挥“局长信箱”前置作用,主动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共接收群众来信2400余封,信件回复率达100%。
——聚焦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损害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严格追究侵权人责任,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共搜集侵害食品药品安全公益诉讼线索151条,立案129件,发出检察建议68件,直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10件,追偿公益损失661.53万元。
——大力实施“根治欠薪”等涉民生案件专项行动,建全“执行+N”多部门协同联动体系,加大对“执行不能”案件当事人司法救助力度,着力维护当事人胜诉权益。共受理涉民生执行案件1903件,执行到位金额5374.49万元,及时为胜诉当事人兑现“真金白银”。
——深入推行法律援助“市域通办”和“公证减证便民提速”十项举措,简化受理程序,为群众提供专业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和公证服务。全市法援机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852宗,其中涉特殊群体3139宗;公证机构为特殊群体办理公证65宗,减免公证费4.11万元。
2025年度政法惠民十件实事聚焦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诉讼服务方面,通过全面推广“要素式”立案诉讼服务、智能诉服“一键达”等方式,着力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诉讼服务;在法律服务方面,持续优化法律援助工作,以“复议+法援”相结合的方式,切实促解纷、护权益;在政务服务方面,以户政服务延时办、午间办,车驾管业务指尖办理、证件到家等措施为抓手,强化提升政务服务的便利性、满意度。
下一步,全市政法部门将不断健全惠民实事常态化推进机制,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方式,确保2025年政法惠民实事落地见效。
来源:韶关发布APP
作者:韶关日报记者 陆瑶
编辑:李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