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上午,我市召开《韶关市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出台的《韶关市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近年来,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我市充分发挥区位交通、成本等优势积极承接中高端制造环节,引进培育了欧莱新材、东阳光、金悦通、硕成科技、韶华科技等行业领先企业,在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高端电路板组装、集成电路封测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电子信息产业链配套日趋完善。2024年,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20.2%,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4.8%,电子信息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的规划和部署,日前,市政府印发了《韶关市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围绕要素保障、产业有序转移、科技创新、金融、人才等五大方面提出11条措施,进一步推动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要素保障支持方面,政策提出高标准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加强土地要素保障、加强用工服务保障、强化企业员工住房服务保障等4条举措,其中明确,要结合高端电子信息产业特点,鼓励引进社会资本以“园中园”等模式参与产业园区高标准厂房建设、招商、运营。
产业有序转移支持方面,要落实省推动产业有序转移系列支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产业转移项目,可按不超过设备购置额及自建厂房(不含土地购置成本)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0%予以一次性奖励,每个项目(企业)最高可获得2000万元奖励。科技创新支持方面,包括支持企业创新攻关、推动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落实广东省加快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等3条举措,其中,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由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支持电子信息等产业创新发展,对我市企业争取到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或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的,由市财政按获得经费的30%予以资金配套支持(单个项目不超过500万元)。
金融支持方面,加大基金、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市属相关政府投资基金按照韶关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通过直接投资或者吸引各类投资主体集聚,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电子信息产业投资领域,共同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对接产业有序转移项目,加大信贷资源投入,支持企业发展;鼓励产业园区出台企业贷款贴息政策,降低投融资成本。
人才支持方面,我市支持高层次人才及团队来韶创新创业,符合条件的人才及团队可申报南岭团队项目、创新创业人才项目、专业技术人才项目、青年人才项目、韶州工匠项目。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强化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引导珠三角优质电子信息产业向我市集聚,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进一步推动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韶关发布APP
作者:韶关日报记者 杨婕
编辑:李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