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大桥镇核桃山赖家村青水塘,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收画卷展现眼前。昔日的石灰岩山区,如今田畴染绿,蔬果飘香;连绵的田地里,辣椒树郁郁葱葱,鲜嫩饱满的果实宛如一串串碧绿的翡翠;村民们穿梭其间,欢声笑语,灵巧的双手飞快地采摘着丰收的喜悦。满载着肥美辣椒的货车整装待发,即将踏上远销的征程。“新蔬日日妍,丰收乐无边”,这充满希望的景象,已成为当地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种植户赖雄辉看着眼前的景象,黝黑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从去年冬天开始备耕备种至今,半年多的辛勤耕耘历历在目。“虽是千辛万苦,但看到这满眼的丰收,心里头比蜜还甜!”他介绍道,今年种植辣椒100亩,预计总产量可达40万斤;西瓜60亩,预计产量30万斤;南瓜80亩,预计产量40万斤。各类作物长势旺盛,挂果率高,只要后续风调雨顺,定能实现果实满仓,收入无忧。
“发挥高寒优势,唤醒沉睡土地,种出真金白银,这就是‘百千万工程’给我们带来的最实在变化!”赖雄辉深有感触地说。三年来,“百千万工程”的实施让他和乡亲们坚定了“不让地长草,要让田长粮、地长菜”的决心。他带头自筹资金,开垦撂荒地,精心选择蔬菜品种,自主种植,并积极开拓市场。截至2025年6月,已成功开垦耕种撂荒地120亩,其中水稻10亩,蔬菜110亩。
“天然氧吧” 种出“清甜菜”。选择种植高山蔬菜,赖雄辉看中的正是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菜地分布在海拔600米至800米的高山田地上,昼夜温差大,白天与夜晚温度相差3至5℃,空气纯净清新。更难得的是,这片位于崇山峻岭中的耕地,每立方米负氧离子含量高达9000多个,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独特的环境孕育出品质上乘的蔬果:口感格外清甜爽脆,深受市场青睐,成为销往大湾区的“香饽饽”。
“种好这高山菜,致富路就越走越宽!”赖雄辉信心满满。这些举措不仅盘活了撂荒地,促进了产业发展,更直接带动了村民增收。例如,当前辣椒采收季,每天有13名村民在基地务工采摘,日工资达280元,月收入相当可观。
从撂荒沉睡到蔬果满园,从靠天吃饭到产业兴旺,赖雄辉和核桃山村人的实践生动证明:“耕好田,种好菜”,同样是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乡村振兴的一条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可行之路。
来源:乳源发布